2025年4月19日 星期六 21:15:33 农历三月廿二 手机版 客户端

人工智能AI未来发展方向

人工智能AI未来发展方向

  2. 基本思想的颠覆,模糊计算或是未来。

  “无论是知识图谱,语义向量空间还是当下的其他深度学习训练,它们都是基于概率统计理论,而模糊逻辑不是,它是以模糊集理论为基础的。”非常大胆的,从思想层面,美国犹他州立大学计算机系终身教授承恒达给出了颠覆性的想法。

  美国犹他州立大学计算机系终身教授 承恒达

  其实模糊逻辑并非全新的概念。1931年,Kurt Gödel发表论文证明了形式数论(即算术逻辑)系统的“不完全性定理”,模糊逻辑诞生。而在1965年,美国加州大学的L.A.Zadeh博士发表的关于模糊集的论文,标志着人类首次用数学理论成功描述了不确定性。

  “现在的计算机领域,不是0就是1,而我们描述的是0到1之间的很多不确定性成分,其实,这一过程描述的是导致结果的原因。以两瓶水为例,一瓶水上标记‘是纯净水的概率是0.91’,而另一瓶水上标记的是‘水的纯净程度是0.91’,你会选择哪一瓶呢?显然,你会选择后者。这里的思考判断过程就是模糊逻辑,因为后者对于程度的描述本质上就是模糊的。”

  目前,类似于经典逻辑体系(微积分、线性代数、生物学等衍生学科),模糊逻辑也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逻辑体系。

  然而再好的技术,都需要结合应用去展现它的优势。在这一方面,承教授也是格外重视,于是他选择了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研究领域。“到目前为止,我们的设计样本已经被全世界二十多个国家,五十多个团队用来使用。”

  在承教授看来,现有的技术存在着非常明显的不足,需要大家沉下心来去分析问题,从而探索到改进的方法。“现在大家都在模拟脑波中的电信号,但其实大脑里存在的不仅仅是电信号,还有化学反应。而很多人在做的医学图像处理,实际上只是做图像处理,却不是医学图像处理,它们之间是有着非常大的不同。”

  3. 技术思路:大繁至简

  当下,面对技术的毫无进展,AI公司的焦虑显而易见。不同于上面院士教授们给出的具体技术思路,马毅教授更像是科技界的“鲁迅”,他用PPT中一张张演讲稿中的优质论文做例,只为重新唤醒大家对于AI的思考。

  马毅教授现场PPT选

  “神经网络,导入的数据有一个很小的改动,分类就会有很大的变化,这不是什么新发现,2010年,大家就遇到这样的问题,但至今没有解决。”演讲一开始,马毅就拎出了“老生常谈”,毫不留情的将一盆冷水浇到了众多对AI盲目乐观的人身上。

  对技术的不正确认知,马毅也在极力得纠正。

  “在人脸识别领域,要让算法具有鲁棒性,比写个AlphaGo要困难千倍。”

  “都说神经网络越大越好,这简直是胡说八道。”

  嬉笑怒骂间,从事研究数年,马毅给出了自己的思考方向:“真正的优质算法一定是最简单的,比如迭代、递归,还有经典的ADMM,这些简单的算法就很好,也很有用。”

  结语

  接下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并不会乐观,尤其是产业发展将进入一个平缓期,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学术界和产业界将无事可做。

  张钹院士现场PPT选

  正如张钹院士指出的,“我们正在通往真正AI的路上,现在走得并不远,在出发点附近。但人工智能永远在路上,大家要有思想准备,而这也就是人工智能的魅力。”

参考标签

声明:本文转载仅出于学习和传播信息所需,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站所注“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如作者不希望被转载或其他事宜,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