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SCI论文撰写简易指南:
● 字体、段落格式:
1. 字体大小一般为小四。
2. 字体一般为Times New Roman字体。少数期刊要求为Arial字体或其它字体。
3. 行距一般为双倍行距。
4. 对齐方式一般为两端对齐。
5. 段落一般缩进2字符(英文)。少数期刊要求每章节内容首段不缩进。
6. 论文应在页面底部插入连续的页码(在插入页脚和页眉中设定)。
7. 论文在页面左侧需插入连续的行号(双击左侧标尺,在页面设置-板式-行号中设定) (Times New Roman字体,五号或者小四)。
8. 一级标题一般为加粗,二级标题有的要求加粗有的要求不加粗或者斜体。以投稿期刊的具体要求为准。
9. 一些特殊字体需斜体,如生物拉丁名(属名和种名均需斜体,如加拿大一枝黄花拉丁名Solidago canadensis L.。属级别以上,即界门纲目科级别的生物拉丁名无需斜体,如菊科拉丁名Compositae)、显著性分析结果的P值、相关性分析的相关系数r值、代表平行数的n和一些特定的生物群落多样性表征指标(如The number of plant species缩写S、Number of individuals of all plant species缩写N、Shannon’s diversity index缩写H'、Pielou’s evenness index缩写EH、Simpson’s dominance index缩写D和Margalef’s richness index缩写F)等。
10. 生物拉丁名第一次出现时,属名和种名均需全写,建议写上命名人姓氏缩写(L.一般指植物分类的鼻祖林奈)。第二次及以后出现时属名用缩写(摘要和正文均是如此,摘要和正文在拉丁名的应用时独立),如加拿大一枝黄花拉丁名在摘要或者正文第一次出现时应写成Solidago canadensis L.,而摘要或者正文此后内容再出现时就可以写成S. canadensis L. (L.可不写,但写上更佳)。
11. 缩写词第一次出现时应该全部拼出,第二次及以后出现就可以全部使用缩写词(摘要和正文均是如此,摘要和正文在缩写词的应用时独立),如氮在摘要和正文第一次出现时均需写成nitrogen (N),摘要和正文此后再出现就可以写成N。一般情况下,缩写词基本上全大写,如Soil nitrogen-fixing bacterial communities缩写为SNB,Invasive alien species缩写为IAS。
12. 全文缩写词在摘要部分和正文部分应完全一致。此外,全文的缩写词不宜过多,建议不超过10个,5个及以下为最佳。
13. 专有名词和特指名词等首字母要大写,如China和Tukey’s honest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ost hoc test。
14. 方法部分药品仪器备注的公司名称一般用缩写,如Sinopharm Chemical Reagent Co., Ltd., Shanghai, China。
15. 一般情况下,研究性论文篇幅以30−35页为佳(包括参考文献和图表),低于30页稍显篇幅短,多于35页稍显篇幅长。
● 符号、字母和数字格式:
1. 单位符号与前面的数字一般要有一空格,如10 g和10 L。但是也有单位符号与前面的数字无需空格,如25°C (空一格也可以但无空格更佳)。
2. 一些浓度单位建议用10 g L−1和10 g N m‒2 yr‒1格式(注意上标的短横,不要用“-”的上标)。
3. 一些药品的化学式中的数字要下标,如CO(NH₂)₂和Cu(SO₄)₂·5H₂O。一些药品或者离子等的化学式的价位要上标,如SO₄2⁻和NO₃⁻。
4. 一些特殊符号的字体需插入特殊符号方可,如生物群落的α、β和γ多样性、Partial Eta Squared (η2)值、比色法所用波长λ和变化值Δ等。
5. 一些法语和葡萄牙语等小语种的人名部分字母也需要插入特殊符号方可,如“Striking alterations in the soil bacterial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functioning of the biological N cycle induced by Pennisetum setaceum invasion in a semiarid environment”这一篇论文的作者为“Rodríguez-Caballero G, Caravaca F, Alguacil MM, Fernández-López M, Fernández-González AJ, Roldán A”,其中字母上面有各种符号的(如í、á和ó等)需要插入特殊符号。
6. 论文中的数字若为0‒10,应当用英文的数字字母表示(即zero to ten),论文中的数字若大于10,应当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即10、11和12…)。
● 时态:
1. 英语谓语动词时态共计16种,在英文论文撰写中较为频繁使用的主要有三种: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和将来时。(1)一般现在时主要用于不受时间限制的客观存在事实的描述,或者发生或者存在于写论文之时的感觉、状态和关系等的描述或者致谢的表述等。值得注意的是,出于尊重,凡是他人已发表的研究成果在引述时普遍使用一般现在时。(2)一般过去时用于写论文中作者自己所做工作的描述,如描述材料、方法和结果等。(3)一般将来时用于撰写论文之后发生的动作或者存在的状态,如提出今后下一步的研究方向等。
2. 就论文各部分而言,(1)摘要一般用一般现在时,主动语态或者被动语态均可,但需要前后一致。(2)引言一般用一般现在时,主动语态或者被动语态均可,但需要前后一致。(3)方法部分一般用一般过去时,尽量使用被动语态。(4)结果部分一般用一般过去时,主动语态或者被动语态均可,但需要前后一致。(5)讨论部分一般用一般现在时,主动语态或者被动语态均可,但需要前后一致。(6)今后下一步的研究一般用一般将来时。
● 标题/题目:
1. 标题简要概述本文的研究主旨,要简明扼要、一目了然。字词数不能太多,一般不超过2行或者25词。
2. 一般为叙述式,如不同水平和类型氮沉降对入侵植物化感作用之影响及其机理。此外,现在更多的论文将本研究的主要结论作为标题,一般为主动式,如氮沉降显著增加/减少入侵植物对本地植物生长的化感效应。再者,也有极个别的论文使用问题式,如氮沉降是否显著增加/减少入侵植物对本地植物生长的化感效应?
3. 如果是区域性研究,最好在标题末尾加上研究的区域,如…in East China。
● 作者和单位:
1. 题目下方应注明论文的具体作者,按照贡献程度依次排序。通讯作者姓名右上角要标上*。若是并列第一作者可以在作者姓名右上角标上上标的符号如#等。
2. 同一单位的作者姓名右上角标上上标的同一数字,也有期刊标注其它符号。
3. 作者下方应注明作者的单位、地址、邮政编码和国籍等信息。若作者有多个单位,可以在不同单位前面标上上标的数字。
4. 作者单位下方应注明通讯作者的具体地址、邮箱和电话。
5. 目前很多期刊要求作者或者至少通讯作者提供其ORCID。ORCID相当于科研人员的身份证号码,每一个人都是唯一的,不管你是否升学或者调动换了新单位,均是一成不变的。其网址为https://orcid.org/。
● 摘要:
1. 先用一两句话阐述本研究的背景或者研究意义。如生物入侵成功入侵的主要机制之一就是化感效应。而日益增加的氮沉降可能显著影响入侵植物的化感效应。所以,非常有必要探究氮沉降对入侵植物化感作用之影响及其机理。
2. 用一两句话阐述本研究的主要方法和目标。如本研究探究了不同水平(具体浓度)和类型(具体类型)氮沉降对入侵植物(具体物种)对本地植物(具体物种)生理生态特性的化感效应之影响及其机理。主要的实验方法也最好加上。
3. 一般摘要1/2的比例用来阐明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并附加必要的机理阐释。
4. 摘要末尾用一两句话表述本研究的核心结论。类似于作文的核心思想。如氮沉降显著增加/减少入侵植物对本地植物生理生态特性的化感效应之影响,其中哪一种氮类型影响最大。
5. 大部分期刊对摘要有限制,最多的一般为200字或者250字或者300字。还有一些变态的期刊要求100字。
6. 极个别变态的期刊要求作者以八股文的形式撰写摘要,主要分为以下几个主题部分:提出问题、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区域、主要结果和核心结论等。
● 关键词:
1. 英文关键词一般为复数,基本上一个关键词的论文找不到。
2. 关键词主要为本论文中核心的字词,如氮沉降、入侵植物和化感效应等。最好列出与题目未出现但在正文中出现频率较多的字词。
3. 一般最少3个,个别期刊限制10个以内。一般4‒6个为最佳。
4. 一般情况下,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部分期刊需要用小圆点(·)隔开。也有少数期刊用逗号隔开。
5. 一般情况下,每个关键词首字母大写。部分期刊关键词均小写。
● 引言/前言:
1. 主要阐明研究背景,如入侵植物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了显著影响。所以,入侵植物成功入侵的内在机制已成为环境生态学领域重要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其中化感效应为入侵植物成功入侵的内在机制(可以列为一段)。然后,阐明氮沉降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全球和中国(或者长三角地区)氮沉降的严重情况,且氮沉降类型也在变化过程中,这可能影响本地植物和入侵植物生理生态特性以及入侵植物对本地植物的化感效应(可以列为一段)。所以,非常有必要探究不同水平和类型氮沉降对入侵植物化感作用之影响及其机理以进一步阐明日益严重且种类多样性的氮沉降背景下入侵植物成功入侵的内在机制(可以列为一段)。
2. 用两句话说明目前本领域研究的不足之处和需深入探究的科学问题(如现有的研究仅关注不同氮水平而对氮类型的影响关注度不高甚至是没有相关研究进展),并引出本研究的创新点。
3. 阐明本研究的主旨(一两句话即可),并对主要方法进行大致的阐明。
4. 最后一段提出几个合乎常理的假说(一般至少2个,尽量不超过5个,以2‒4个为最佳),如(1)氮沉降增加/减缓入侵植物化感作用;(2)混合氮沉降对入侵植物化感作用之影响显著高于单一类型的氮沉降等。
● 材料与方法:
1. 阐明本研究使用的主要材料和仪器,包括:(1)植物材料,其拉丁名是什么,从哪里采集的(具体经纬度),采集地点的气候因子表征(如降雨量、年平均温度和年光照时数等)。对于入侵植物应当简要说明其生活型和生态型、起源地、引入中国大概时间、引入的途径和造成的生态危害等。(2)药品材料,药品的具体名称,若有化学式建议用化学式,需备注药品的等级、纯度和生产厂家信息等。(3)其它实验材料和仪器要注明型号和生产厂家,若是电器也应注明功率和尺寸等信息。
2. 要将具体的实验方法一一叙述,包括处理名称平行数(至少3个)、配制药品浓度、处理组合名称及其设置依据、实验进行环境信息(如是在室温下进行的吗)、测定指标、测定指标的表征含义、实验时间和实验周期等。
3. 对于一些指标的测定能用公式表示的尽量用公式,否则就用简洁的语言表述。
4. 凡是别人的方法务必附上参考文献。
5. 最后一段要注明数据分析处理是如何进行的,主要包括显著性分析及其多重比较用的什么检验,相关性用的什么相关系数以及分析哪些指标的相关性,显著水平设置的水平,分析软件用的哪个,版本号是多少,版权所有归哪个公司等。若有多个处理因素可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如可通过两因素方差分析解析氮水平和氮类型对植物功能性状的影响。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的时候建议计算出相应的Partial Eta-squared (η2)值,以衡定多因素方差分析中不同处理因素的效应量高低(值越大影响力越高)。
6. 若有多重指标,还可以进行主成分分析或者对应分析或者多元回归分析或者通径分析以进行测定指标对核心指标的影响力或者贡献度,如分析(1)入侵植物的哪一个功能性状对其生长竞争力的影响力或者贡献度最大;(2)植物群落的物种数量、多样性、优势度、丰富度和均匀度哪一个指标对群落稳定性和群落可入侵性的影响力或者贡献度最大。可根据研究目的和数据情况选择最优的数据分析方法。
7. 对于测定的指标是业界内大家熟知的可以不用详细阐明测定的具体过程或者方法,但需要后面附上最经典的文献,如测定物种多样性一般用的是Shannon多样性指数(Shannon’s diversity index, H'),后面附上文献(Shannon C.E., Weaver W. 1949. The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Urbana, Illinois, pp. 1‒117.)即可。
● 结果:
1. 主要阐明本研究得出的结论,如(1)不同水平氮对本地植物生理生态特性之影响(与对照比);(2)不同类型氮对本地植物生理生态特性之影响(与对照比);(3)入侵植物叶浸提液对本地植物生理生态特性之影响(与对照比);(4)不同水平氮背景下入侵植物叶浸提液对本地植物生理生态特性之影响(与等浓度的氮沉降比);(5)不同类型氮背景下入侵植物叶浸提液对本地植物生理生态特性之影响(与同类型的氮沉降比)。
2. 每一句主要结果后面必须附上是图几或者表几展示。同时,还应附上P值是否大于0.05 (若显著注明P<0.05,若不显著注明P>0.05)。
3. 不能出现结果表征的含义(这些内容应在讨论部分出现)。
4. 结果部分无特殊情况不可能引用参考文献。
● 讨论:
1. 阐明本研究结果表征的含义,与前人研究相比是否存在显著差异,若有,其驱动机理何在。若有多个驱动机理,建议先讲比较重要的机理(或者可能性较大的机理)。阐明的机理应当逻辑清晰、合情合理且结果(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别人的,若是别人的需引用参考文献)可以佐证。对于不能完全确定的机理就用may be或者might be或者potentially或者probably或者supposedly等具有一定不确定性的词。
2. 建议一段内容说明一个具体的科学问题。不同段落之间必须要逻辑性强、连贯性好,或者具有明显的递进关系。
3. 最后一段可用两三句话表明本研究的主要意义及其今后的研究展望。若本研究有明显的研究不足之处,应用一两句话提出并叙述之,并附加解决问题的措施和方法(本内容可与研究展望两者选一即可)。
4. 有的期刊要求在讨论末尾添加一段结论部分,主要概述本文的创新点和核心结果。也有期刊要求结论部分单独列为一小章节。以投稿期刊具体要求为准。
● 致谢:
1. 基本上所有的期刊均要求作者提供致谢,即Acknowledgements。
2. 致谢部分主要致谢资助本研究的项目,一般应注明项目的类型或者类别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或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且应注明项目的资助号。若资助项目无资助号可以用括弧注明NO即可。
3. 若对本文具有一定的贡献但尚未达到列入作者的高度,也应当致谢,如对本论文提出一定的修改建议或者进行语言修改或者提供实验材料等等。
4. 若论文投稿至期刊后返回审稿意见,且审稿人同意论文的修改,当提交论文修改稿的时候致谢部分应当再补充一句感觉审稿人提出的宝贵建议。如We greatly appreciate the anonymous reviewers for the insightful comments that improved this manuscript greatly.
● 利益冲突:
1. 相当部分期刊要求作者在致谢部分后面标注作者的利益冲突声明,即Conflict of Interest。
2. 一般情况下作者是无利益冲突的,若有利益冲突而未标注清楚可以导致稿件退回甚至是直接退稿。如The authors declare that they have no conflict of interest.
● 伦理批准:
1. 部分期刊要求作者在致谢部分后面标注伦理批准,即Ethical approval。
2. 主要是声明本研究是否用到了动物或者动物的器官或者动物模型以及是否违反动物伦理等相关规定。如This manuscript does not contain any studies with animals performed by any of the authors.
● 数据可用性陈述:
1. 部分期刊要求作者在致谢部分后面标注数据可用性陈述,即Data Availability Statement。
2. 一般情况下作者可以声明论文中用到的数据已经全部放入论文中或者上传到某数据库。如Some or all data, models, or code generated or used during the study are available in a repository or online in accordance with funder data retention policies.或者All data generated or analyzed during this study are included in this article.
● 作者贡献:
1. 部分期刊要求作者在致谢部分后面标注作者贡献,即Author Contributions。
2. 一般情况下导师为实验设计者和项目经费获取者,且导师一般为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
3. 一般情况下研究生为实验的具操作执行者和数据分析者。
4. 一般情况下研究生为论文初稿撰写者,而导师一般为论文终稿定稿者。
5. 不同期刊作者贡献的格式差别较大,以投稿期刊的具体要求为准。如作者一: Methodology, Formal analysis, Investigation, Writing - review & editing. 作者二: Methodology, Formal analysis, Investigation, Writing - review & editing. 作者三: Resources, Investigation, Writing - review & editing. 作者四: Data curation, Writing - review & editing. 作者五: Data curation, Writing - review & editing. 作者六: Supervision, Project administration, Writing – review & editing. 作者七: Conceptualization, Supervision, Funding acquisition, Writing - original draft.
或者作者一: Conceptualization, Methodology, Supervision, Funding acquisition, Writing - Original Draft 作者二: Methodology, Formal analysis, Investigation, Writing - Review & Editing 作者三: Resources, Investigation, Writing - Review & Editing 作者四: Data Curation, Writing - Review & Editing 作者五: Project administration, Writing - Review & Editing
● 参考文献:
1. 文献格式目前常用的有两种,一种按照字母顺序排列,一种按照引用顺序排列。前者更多。
2. 文献格式中一定要注意:(1)作者的姓一般全写,名一般缩写,如Callaway RM, Bedmar EJ, Reinhart KO, Silvan CG, Klironomos JR。部分期刊仅显示前几位作者名,后面的用“et al.”表示,如Callaway RM, Bedmar EJ, Reinhart KO, et al.。(2)论文发表时间一般只写年份,如2020。(3)论文标题一般要全写。注意标题中的特别字词/符号格式。
3. 尽量引用新近发表的论文而不要用一些老古董文献(除非是经典文献)。
4. 尽量引用期刊上发表的论文而不要引用书籍或者学位论文(特别是后者非特殊情况不建议引用)。
5. 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尽量引用高质量杂志上发表的(高质量期刊认定基本上有两种方式:影响因子高的或者业界知名度大的)。
6. 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尽量引用研究论文而非综述论文。
7. 期刊名是一般缩写或者不缩写两种期刊,如Ecol Lett或者Ecology Letters。部分期刊要求文献中的期刊名要大写或者斜体(所有格式以所投期刊具体要求为准)。
8. 英文文章中发表论文的期卷一般只写期。
9. 论文起止页码用‒,不要用“-”,如168‒189。
10. 按照字母顺序排列的文献中,若有多篇论文的首位作者名称一样,可以在发表年份后面用a、b和c等以此表示,如(1)所有作者名. 2019a. 标题. 期刊名 期数: 起止页码;(2)所有作者名. 2019b. 标题. 期刊名 期数: 起止页码,如Kuebbing S.E., Classen A.T., Simberloff D. (2014a) Two co-occurring invasive woody shrubs alter soil properties and promote subdominant invasive species.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51, 124‒133.和Kuebbing S.E., Souza L., Sanders N.J. (2014b) Effects of co-occurring non-native invasive plant species on old-field succession. 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 324, 196‒204.。一般情况下,前面一个文献在正文中引用为Kuebbing et al. 2014a,后面一个文献在正文中引用为Kuebbing et al. 2014b。两者在正文中同时引用时可写为Kuebbing et al. 2014a, b。
11. 正文中凡不是自己的结论或者方法等之类的内容必须引用参考文献,如采用什么实验方法测定相应的指标、验证什么结论,而该结论是前人的…。
● 图表:
1. 图和表在论文参考文献的后面,即论文的末尾。
2. 若论文篇幅允许的话,不同图和表之间可用分页符或者分节符隔开。
3. 数据能用图展示的就尽可能不要用表展示。
4. 数据能用彩图表示的就尽可能不要用黑不拉几的图展示。
5. 彩图的数值柱建议多用明亮鲜艳之色,如红、蓝、紫、绿等。
6. 图例在图的下边。
7. 图中各指标的名称、单位、显著性分析结果(特别是注明F值和P值。若显著的话用不同的小写字母代表不同的显著水平,且一般情况下a代表最大值,b次之,以此类推。若不显著的话建议用ns表示)等均应标注。
8. 图片若是excel等office软件做的,直接选择性粘贴,选择增强型图元文件,这种方式像素最高且最为清晰。若是其它软件做的,导出图片(尽量选择最大像素的),然后用word插入图片功能,插入图片后可双击图片,用word格式中图片高度/宽度调整不同图片的大小以保证图片大小的均一性,并选中格式中压缩图片,然后选中像素最佳的前面的框。其中高保真像素最高。
9. 若一个图中有很多子图,建议双击子图,在格式中将该子图的宽度改为7.2 cm,这样一排两个子图并列(论文篇幅较长的时候以此为佳)。也可以将子图的宽度改为14.6 cm,这样一排一个子图(论文篇幅较短的时候以此为佳)。
10. 若一个图中仅有一个图,建议双击子图,在格式中将该图的宽度改为14.6 cm,这样该图所占平面面积是最大的。
11. 一些期刊要求图片单独上传,dpi需大于300,格式为TIFF为最优选择。可以通过专业图片处理软件处理(如PS等)。
12. 表例在表的上方,且无特殊情况均为黑白。
13. 表一般为三线表。Word插入表格-设为无边框-然后点击边框设置最上边线和最下边线设置为1.5磅-点击画线为0.5磅-在第二条线画。
14. 表中的数据小数点至少3位。P值要四位。小于0.0001的前面加上<。
15. 若表格过长建议将版面改为横向(双击左侧标尺,在页面设置-纸张方向中设定),同时若该表前后为纵列的话那么横向的表前后需插入分节符(在布局里面插入分隔符中的分节符。且需要后一节不能链接到前一节,点击页面底部的页码,在设计-导航-链接到前一条页眉中设定)。
16. 若表格确实很大,建议将表格划分为两个甚至多个子表。这种情况不建议使用。若表非常大的话,又想放入放入论文中,最好列为附属材料(Electronic supplementary materials)。
17. 表中若为方差分析结果且P值小于等于0.05的建议加粗。
18. 若图/表中展示的数据不够重量或者不够理想,但仍想放入论文中,建议列为附属材料(Electronic supplementary materials)。
● 亮点:
1. 目前相当部分期刊要求提供亮点,即Highlights,且每一个亮点还有字数要求,Elsevier旗下期刊每一个亮点要求不超过85个字母(包括空格和标点符号)。
2. 亮点数量一般为3到5个。
3. 亮点时态建议全部用一般现在时。
● 图文摘要:
1. 目前相当部分期刊要求提供图文摘要,即Graphical Abstract,可以放在word中,也有变态期刊要求单独上传,dpi需大于300,格式为TIFF为最优选择。可以通过专业图片处理软件处理(如PS等)。
2. 图文摘要尽可能用彩图,黑不拉几的图绝对是大忌。估计编辑和审稿人看到了黑白的图文摘要可能会怀疑人生。
3. 图文摘要尽可能简洁明了,可以通过图文摘要直观的了解本研究的基本思路、实验设计和核心结论,如下面的几个图文摘要可参考之:
●图文摘要 目前相当部分期刊要求提供图文摘要,即Graphical Abstract,可以放在word中,也有变态期刊要求单独上传,dpi需大于300,格式为TIFF为最优选择。可以通过专业图片处理软件处理(如PS等)。 图文摘要尽可能用彩图,黑不拉几的图绝对是大忌。估计编辑和审稿人看到了黑白的图文摘要可能会怀疑人生。 图文摘要尽可能简洁明了,可以通过图文摘要直观的了解本研究的基本思路、实验设计和核心结论,如下面的几个图文摘要可参考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