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期刊分区”将改变SCI综合期刊标准。《2018 年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期刊分区表》发布后,综合性期刊的分区引起了巨大争议。由于综合性期刊汇集了不同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SCI期刊之间直接比较影响因子误差较大。
因此新的综合期刊评价方法拟将综合期刊论文划分到“期刊分区表”的一级学科,计算其论文在各自学科的相对影响力,在此基础上测度综合期刊的整体水平。
具体方法如下:
1.对论文进行学科分类
将综合期刊的每篇论文(Article+Review)依据其引用期刊和被引期刊的领域分布进行学科分类,划归到相应的一级学科。
2.计算论文在各学科的分区
分别计算各期刊论文在不同学科的篇均引文,以一级学科的分区阈值为依据,给出综合期刊在各一级学科的分区结果。
表1. PNAS部分学科的发文统计数据
注:时间窗与2018年JCR影响因子相同
3.确定综合期刊的分区结果
以综合期刊在各一级学科的分区结果为基础,计算得出综合期刊的分区分值(根据发文数量给不同学科赋权)。分区分值的计算公式如下:
ni和Zi分别表示综合期刊在学科i的发文数量和分区。
依据分区分值,分区结果的确定规则如下:
1区:[1, 1.5]
2区:(1.5, 2.5]
3区:(2.5, 3.5]
4区:(3.5, 4]
根据上述思路,我们计算了部分综合期刊的分区分值和分区结果(见表2)。
表2. 主要综合性期刊的分区结果
注:时间窗与2018年JCR影响因子相同
需要注意的是,这套方案现在只准备用于综合性期刊,专科期刊的评价方式暂时不改,而且已经发布的《2018 年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期刊分区表》不会改变,PNAS、Nature Communications 和Science Advances还是2区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