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团队研究发现,相比于钛负载的纳米氧化铈(Ti-CeNPs),氧化钛纳米管阵列层负载的纳米氧化铈(TiNTA-CeNPs)在体外氧化应激模拟环境下(含H2O2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仍能保留Ce3+/Ce4+的氧化还原循环能力。生理环境中的磷酸根离子很容易与CeNPs中Ce3+结合,阻碍Ce3+和Ce4+之间的可逆循环。然而,由于TiNTA表面Ti3+与磷酸盐的配体交换作用,抑制了磷酸根离子与Ce3+的结合,从而保留了TiNTA-CeNPs的循环抗氧化功能。同时,研究团队还通过建立TiNTA-CeNPs缺陷能带结构与其抗氧化类酶活性之间的构效关系,发现TiNTA-CeNPs禁带中氧空位相关的缺陷态能级(ESDS)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催化反应中氧化还原对电位的匹配程度能显著影响材料的类酶活性。
该团队进一步研究了纳米催化生物涂层对氧化应激下成骨细胞活性的保护作用和机理以及对骨松性骨缺损动物模型下骨再生的促进效果,发现具高CAT模拟活性和低类芬顿反应活性的TiNTA-CeNP2能显著降低氧化应激下成骨细胞内活性氧簇(ROS)含量,保护成骨细胞活性和分化能力免受氧化损伤。另外,TiNTA-CeNP2能有效降低骨松性大鼠体内植入物周围组织中氧化物质的产生,减少炎性纤维组织的生成,更好地促进骨再生。
以上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等项目的支持。
图1 在含H2O2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浸泡不同时间后,Ti-CeNPs和TiNTA-CeNPs表面Ce 3d高分辨XPS图谱
图2 Ti-CeNPs和TiNTA-CeNPs能带结构与SOD和CAT催化反应中氧化还原对电位的相对关系
图3 正常和骨质疏松性骨缺损大鼠体内TiNTA-CeNPs周围骨小梁的三维图像和统计学分析
研究团队单位:上海硅酸盐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