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天上多了一颗“钟南山星”。10月11日,“钟南山星”命名仪式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举行。经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国际编号为325136号小行星,被正式命名为“钟南山星”。
“钟南山星”命名仪式现场。(主办方供图)
“钟南山星”是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于2008年3月2日发现的。“钟南山星”的轨道偏心率为0.199,轨道倾角为13.159度,轨道半长径为2.541天文单位,即该小行星到太阳的平均距离为3.73亿公里,绕太阳一周需4.05年。在轨道上,“钟南山星”以每日158万公里的高速运行,相当于每秒18.3公里的速度在绕日运行。由于距地球有数亿公里,因此从地面上看,其在星空中移动缓慢。“钟南山星”与地球的最远距离达6.05亿公里,最近时只有1.55亿公里。
“钟南山星”命名仪式现场。(主办方供图)
这颗小行星的命名是为了表彰“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医学领域的卓越贡献,特别是他在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预防与治疗方面所作出的巨大努力和成就。
“‘钟南山星’的命名,不仅仅是属于我个人的荣誉,更是对整个团队,对无数在呼吸疾病防治领域辛勤工作、不断探索的科学家和医务工作者的共同肯定。”钟南山表示,未来,将像这颗闪亮的小行星一样,一直发光发热,努力前进,永不停顿。
“钟南山星”命名仪式现场。(主办方供图)
(原标题:璀璨星辰中有颗“钟南山星”!)
作者:叶青,韩文青 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