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审了两年终发表!26岁博士生感慨“读博4年有点累了”。“典神”是大学同学对吴典的称呼。这个笑起来有些腼腆的26岁大男孩在北京大学物理学院读本科时就已经小有名气。大三时,他就曾以第一作者身份在顶刊发了论文,有着让人羡慕的“学霸”履历。
吴典所做的研究是把前沿的计算技术引入到物理学中,去解决当代物理学的重要难题。直博到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后,他继续在这个领域耕耘。近日,吴典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Science上发表论文,介绍了自主开发的一种新的突破性方法,为解决最困难的量子问题提供了方向。
读博4年,吴典基本上每天对着电脑不停地敲着海量的代码,像一台上了发条的机器。“我现在感觉有点累了。正好博士要毕业了,我想稍微歇一歇。”
吴典
吴典(右二)与课题组成员聚餐
?
虽然在这里居住了4年,吴典依然像一个初来者。他对当地的饮食、电视剧、地理人文等一窍不通,几乎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科研和感兴趣的事情中。
“不过,人不能24小时搞科研,否则脑子真的会烧掉。我需要一些别的爱好来转换自己的思维,会在科研之外干一些别的事情。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放松方式,做科研一定要张弛有度。”吴典说。
除了物理和计算机之外,吴典还对数学、工程、美术设计以及“视觉小说”很感兴趣。他还组织志同道合的同学成立了游戏制作小组,将艺术与计算机图形学、人工智能内容生成、软件工程等最前沿的技术相结合,开发出了一款新游戏。
4年读博下来,高强度、机械、重复的敲代码已经让吴典感到有些疲累。“我想换换心情去做其他研究。比如,现在除了搞物理,我还希望能做一些计算机技术方面比较基础的工作,应该能做出一些成果出来。”
参考链接: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dg9774 本文图片均为受访者提供
作者:张晴丹 来源:科学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