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1日 星期一 16:26:13 农历三月廿四 手机版 客户端

天津工生所在三维碳纳米生物电极构筑方面取得新进展

爱科学,www.iikx.com

  天津工生所在三维碳纳米生物电极构筑方面取得新进展。三维碳纳米复合材料有优良的理化和机械性能,具有易合成、成本低、形貌可控等优点,近年来被广泛用于酶的固定化载体电极,应用于生物燃料电池、电化学分析、光电催化等领域。

  目前,三维碳纳米复合材料主要由大量一维、二维碳纳米材料混合组成,整体结构中界面原子所占比例较高,导致界面接触电阻较大、导电率较低,从而影响电极性能。近日,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体外合成生物中心研究员朱之光带领的团队针对这一问题,开发了一种连续型三维碳纳米复合材料,用于生物电极的制备和生物燃料电池的应用。该研究通过高温碳化一种方管型结构的导电聚合物(聚吡咯),使其形成连续型的三维碳纳米材料,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同时该方管材料的四壁经高温塌陷,很好地为酶提供了附着点,提高了材料的表面积和生物兼容性。在固定葡萄糖氧化酶和漆酶之后,构建的葡萄糖/氧气生物燃料电池具有1.16V电压和0.35mW/cm2的输出功率,在2mA条件下可持续放电50小时以上,并点亮LED灯。该研究为新型三维碳纳米材料的构筑及其在生物电化学系统中的应用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该研究获得中科院重点部署项目(ZDRW-ZS-2016-3S)、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706273和 21878324)的支持,相关成果发表在Biosensors & Bioelectronics上,天津工生所助理研究员康泽朋为论文第一作者,朱之光为论文通讯作者。

  基于连续型三维碳纳米复合材料生物电极的制备与应用示意图

爱科学,www.iikx.com

天津工生所在三维碳纳米生物电极构筑方面取得新进展

参考标签

声明:本文转载仅出于学习和传播信息所需,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站所注“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如作者不希望被转载或其他事宜,请及时联系我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