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5日 星期六 08:07:54 农历三月初八 手机版 客户端

新疆天文台在大质量分子外流的证认和统计研究中取得进展

爱科学,www.iikx.com

  新疆天文台在大质量分子外流的证认和统计研究中取得进展。在大质量恒星形成过程中,致密团块开始坍缩,物质向团块中心聚集。同时,一部分物质以外流的形式逃离致密团块并带走部分角动量,从而使更多物质内落到中心的致密核上,保障大质量恒星的形成。因此,同时研究大质量恒星形成区的内流和外流现象,对于认识恒星形成过程很有意义。

  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恒星形成与演化团组科研人员在之前使用MALT90巡天数据研究694个致密团块的内流运动(He et al. 2016)的基础上,使用HCO+(1-0)和SiO(2-1)谱线证认和研究这个样本的分子外流。一共证认了188个大质量分子外流,探测率为27%。研究发现,从原恒星到电离氢区,分子外流的探测率增加。从电离氢区到光致离解区,分子外流探测率下降。在光致离解区,分子外流的激发可能停止了。对于分子外流源的内流探测率很低。而对于那些没有探测到外流的源,其内流探测率要高很多。但是,致密团块的质量外流速率和内流速率并没有显示很强的相关性(如图)。研究发现分子外流对致密团块的湍流贡献很小。

  该成果已发表于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刊》(MNRAS, 2019, 488, 4638)。

  图:利用文献数据计算的大质量恒星形成区分子外流质量率和内流质量率的相关性

爱科学,www.iikx.com

新疆天文台在大质量分子外流的证认和统计研究中取得进展

参考标签

声明:本文转载仅出于学习和传播信息所需,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站所注“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如作者不希望被转载或其他事宜,请及时联系我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