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1日 星期五 16:01:09 农历三月十四 手机版 客户端

中国科大在高活性高稳定性单原子催化剂设计方面取得进展

爱科学,www.iikx.com

  中国科大在高活性高稳定性单原子催化剂设计方面取得进展。负载型金属催化剂广泛应用于多种工业催化反应中。单原子催化剂因其高金属原子利用率和新奇的催化特性,近些年引发科研工作者们的热烈关注。然而伴随着尺寸减小带来的表面自由能的升高,很容易导致单原子催化剂的稳定性降低,容易发生团聚,进而使得催化剂失活。为解决这一难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路军岭课题组与教授韦世强、副教授张文华合作,通过利用金属-载体之间的电子相互作用(Electronic metal-support interactions, EMSIs),调控金属单原子的d轨道能级,设计出了高活性和高稳定性的单原子催化剂。研究成果以Highly Active and Stable Metal Single-Atom Catalysts Achieved by Strong Electronic Metal–Support Interactions 为题,发表在国际期刊《美国化学会志》上(J. Am. Chem. Soc. 2019, 141, 37, 14515-14519),并被选为当期封面,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是博士研究生李俊杰、关桥桥和吴红。

  在该工作中,研究人员首先利用ALD在Co3O4、CeO2、ZrO2以及石墨烯四种不同的载体上制备出Pt单原子催化剂。随后结合X-射线吸收谱(XAFS)、光电子能谱(XPS)、漫反射红外CO吸收谱(DRIFTS)对四种单原子催化剂进行电子结构表征,发现Pt1/Co3O4中的Pt单原子具有更大程度的未占据5d电子轨道状态,这表明Pt单原子和Co3O4之间存在强EMSIs (图2a-d)。

  在氨硼烷水解制氢反应中,作者发现EMSIs对其活性和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发现Pt1/Co3O4单原子催化剂表现出来的活性和稳定性均远高于其他三个Pt单原子催化剂(图2 e,f)。张文华课题组通过密度泛函理论对Pt 5d轨道进行了密度态分析,发现Pt1/Co3O4中Pt的5d电子轨道状态得到了调制,使得氨硼烷分子在Pt单原子上的吸附适中,而且对氢气的吸附大大弱化,进而促进了其催化活性的提高。这种通过EMSIs同时提升催化剂活性和稳定性的思路,同样可以推广至Pd1/Co3O4单原子催化剂以及其他催化反应中,例如加氢反应。因此,该工作为人们提出了一种新的制备高活性、高稳定单原子催化剂的普适方法。

  该项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础研究基金、中科院合肥科学中心优秀项目和Max-Planck合作伙伴小组的资助。

  图1 被当选的杂志封面图

  图2.Co3O4、CeO2、ZrO2以及石墨烯担载的Pt单原子结构表征和催化性能。(a) XANE; (b) EXAFS; (c) DRIFTS CO; (d) XPS. (e)氨硼烷水解制氢活性和(f)循环稳定性。

爱科学,www.iikx.com

中国科大在高活性高稳定性单原子催化剂设计方面取得进展

参考标签

声明:本文转载仅出于学习和传播信息所需,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站所注“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如作者不希望被转载或其他事宜,请及时联系我们!

相关文章